克和斤的换算公式是什么(克转换斤)

现在我们去超市购物,特别是称重的商品都是以公斤为单位的。例如,五个苹果的重量是2.4千克,换算成重量是4.8千克.因为500克就是一公斤,2.4公斤就是4.8公斤。这个换算方法,我们小学学过,很简单。
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,“斤”是**的传统计量,克是西方**的计量。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用「金」?而是称的时候要用克,那么为什么一公斤正好等于500克呢?这是什么原因呢?

秦始皇在统一计量之前就讲过这个问题。先说一下我国度量衡的发展。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,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,对于**税收和地方货物的相互流通都是统一度量衡的。这项措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,促进了经济发展。

之后统一的度量衡主要是分、钱、二斤、斤。当时阿津16岁,“半斤八两”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。当时秦始皇命令宰相李斯制定统一的测量方法。李四接手这部作品后,认真研究。经过一番比较和计算,他想出了一个十六进制的测量方法,用北斗七星、南斗星、福禄寿三星作为刻度上的16个刻度,也就是16个二。这种由秦朝制定的测量方法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。

东西方度量衡的差异,到了清朝。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,我们也了解了西方**的计量方法,主要是克、公斤、磅和盎司。当时**的16两在西方约为596.816克。因为计量不统一,对经济也有一定影响,所以清朝在计量上开始向国际惯例靠拢。

**成立后,**迎来了新局面。为了**更好的发展,国民**进行了各种改革。当时国民**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从西方**留学回来的。他们有许多新的想法,希望新**能与西方世界保持一致。所以有些改革措施也是接近西方**的,包括度量衡。

按照**规定,一斤的法定重量等于500克,但仍沿用原来的16两重量,即16两等于500克,一两等于31.25克。这种变化有利也有弊。一方面,用整数计算方便很多。另一方面,转化率降低。原来每公斤596.816克,现在500克对我们来说不划算。

.com/large/pgc-image/15d7940661c047fa8f7777faa226d937?_iz=31825&from=article.detail&x-expires=1697853324&x-signature=wfobwNs8fCfX9TOAMx0DJRRpXpI%3D&index=5″ width=”360px”,height=”auto” />

003010,仪表

定一斤为十两

这样的计量方式到了新**成立才有了改变,那是在1959年6月,我国颁布了《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》,规定一斤为十两,所以一斤等于西方的500克了,一两就是50克。

在八十年代初期,我国的民间在计量方式上,还在使用分、钱、两等重量单位,对于这种重量单位,七零、八零后的人还是比较熟悉的,例如我们去小卖店买花生、瓜子、白酒等散装的食物,都会让店家给秤个一两二两的,称量工具也是那种秤杆子带秤砣的。

这种方式在2000年以后基本就很少见了,不管是大型超市,抑或是副食店,人们都使用电子秤了,重量单位也使用克或者千克了,就如小编在开篇提到的,我们去超市买东西,郑重的计量单位都是千克,而不再是我们传统的度量衡“斤”了。

“斤”“两”并没有消失

虽然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斤、两了,但并不代表这种重量单位消失了,在我国的川渝地区,还有很多面食店,一直在用“两”来卖面。相信去川渝地区旅游的人都经历过,当你进入一家小面店里,老板会问你“吃几两”,有些年轻人可能会听不懂,尤其是零零后的年轻人,在他们的思想里,对“两”这个重量单位,已经很模糊了,甚至都有可能没听说过。

年轻人对“两”没有概念,其实有很多老年人也对千克你那个不明白,他们还是喜欢用“斤”,买东西的时候说几斤多少钱,老年人能算明白,但要是用千克,他们就算不明白物品的单价了。例如说0.185千克的蟠桃,售价是7.39元,年轻人可能肯轻松的计算出蟠桃的单价,但是老年人就有可能算不明白了。

这样的问题一直都存在,因此有很多超市,为了方便人们计算称重物品的单价和重量,会以500克为单位,例如你买了2千克的苹果,售价是16元,这样就可以轻松算一斤苹果的价格是4元钱。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,也给工作人员减少了麻烦,还是挺人性化的。

结语

总的来说,用克和千克作为重量单位,还是挺方便的,尤其是现在的电子秤,比老式的秤杆子用起来方便很多,只要你把商品往电子上一放,重量和价格只需要一秒钟就都出来了,再也不用我们费脑子去慢慢计算了,哪怕是特别轻的东西,也能很容易地称出重量,这样买家和卖家都节省时间。

在这个与时俱进的年代,我们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,无论是东方文化,抑或是西方文化,只要是对我们生活有利的,那就是它存在的意义。